懂球帝首页>动态> 南极气温升高超过20℃,知道真相后的我脊背发凉!

南极气温升高超过20℃,知道真相后的我脊背发凉!

站外精品文章 2020-05-29 19:00

继续拖延、 折衷和自我安慰似的权宜之计的时代已经接近尾声, 取而代之的, 我们将开始生活于其后果之中。

——丘吉尔

南极气温超过20度!

最近, “宅”在家里抗疫的你可能多少都能注意到这一重磅新闻。而且, 很多媒体也将气候变暖导致的冰川融化, 与释放远古病毒结合了起来。

据法新社报道,巴西科学家卡洛斯·舍费尔及其团队正在南极进行一项为期 20 年的研究, 主题是气候变化对永久冻土的影响。

这位科学家表示,2月9日在南极北端一个岛屿的监测站,一度录得 20.75 度的高温。他直言从未见过南极气温如此之高。这也是南极洲的温度首次超过20摄氏度。

美国宇航局的卫星在2020年2月4日至13日拍下了鹰岛(南极西北端外的一个小岛) 的两幅图像,记录了南极大陆创纪录的高温时期。在这两个图像之间,该岛上大量的冰川消失了,露出了下面贫瘠的大片棕色岩石。图片来源:NASA Earth Observatory

就在测得这个数据的上周,南极半岛一个基地录得摄氏18.3度高温,打破2015年3月24日录得的17.5度纪录。

不过舍费尔也强调,“我们不能用它来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这只是一个数据。”“这只是一个信号, 表明该地区正在发生一些不同的事情。”

这或许是出于一个科学家的严谨,没有更详尽的大数据做支持,不能妄下结论。

消融中的冰川。图片来源:pixabay

但气候变暖越来越多地干扰到人类生活,已成不争的事实。举个例子,过年回家与母亲遛弯时,她指着墙角的一只苍蝇说:“看,为啥冬天了还有‘绿豆蝇(家乡的叫法,一种硕大而绿色的苍蝇)’?”这只是日常生活的一个细节。

去年9月开始燃起来的澳大利亚森林大火,至今都尚未扑灭。这场“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丛林大火”,已经烧毁了澳大利亚森林覆盖总面积的21%。

澳大利亚森林大火燃起滚滚浓烟。

图片来源:wikipedia.org

根据悉尼大学估计,全国超过10亿只动物因持续不断的大火而丧生。而麦觉理大学估计,包括蝙蝠、两栖动物和昆虫等动物,约有数十亿动物在这场大火中死亡, 一些濒危物种可能已遭灭顶之灾。

舆论将酿成大火的矛头直指当地政府的不重视,不作为,但是,更深层的原因,各大媒体则出奇一致:全球变暖。

大火焚烧过后,满目疮痍的林木。

图片来源:Matthew Abbott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的报告, 2015~2019 年是地球最热的五年,气候变化的迹象与影响 (如海平面上升、 覆冰损失和极端天气)有所增加, 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也上升到了创纪录的水平,二氧化碳排放量比之前的五年高出近20%,种种证据都在说明地球气候正在发生与过往不同的变化。

而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估计,截至2020年1月2日,澳洲山火已经向大气中排放了3.06亿吨的二氧化碳。毫无疑问,这会加剧全球变暖。是一个恶性循环。

末日冰川

澳大利亚森林大火形成的烟雾灰烬,漂洋过海到达了智利和阿根廷,甚至南极洲。这充分说明了气候变暖的全球性。

覆巢危卵,没有一个人能独善其身。

斯维茨冰川(Thwaites Glacier)位于南极西部冰原中心,是一块异常广阔而流动迅速的冰川,被科学家称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冰川”、“最危险的冰川”,甚至是,“末日冰川”。

它的面积巨大,大约相当于英国的大小。每年它融化而成的水,所造成的海平面上升,占到了全球的4%。不要小瞧这个数字,对于一座冰川来讲,这是个巨大的数字。如果它全部融化,将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半米。

斯维茨冰川所处位置。图片来源:interactive.pri.org

国际斯维茨冰川合作组织的40多名科学家于2018年开始对该冰川的联合考察,尚属首次。考察计划持续5年,以求了解斯维茨冰川变化如此迅速的原因,为南极历史上规模最大、最复杂的科考计划。

了解此处发生的事情, 对于科学家能够准确预测未来海平面上升至关重要。

在BBC为此次科考制作的纪录片《末日冰川》里,一个科学家称,假如要想像十年后海平面将变得如何,不论是在小镇周围修建排水渠,还是要预测佛罗里达州海岸线会往大陆后退多少——斯维茨冰川就是回答这些问题的关键。

斯维茨冰川。图片来源:wikipedia.org

目前科考工作已初见成效。科学家们认为,末日冰川的行程是气候、大气和洋流相互间复杂影响的结果。

斯维茨冰川大约有1.6公里位于海平面之下,而在海平面之上还有1.6公里。冰川底部原本与海床紧密连接。但由于气候变暖,洋流将更多的温暖海水带到此处,不断从底部侵蚀冰川。

随着融化面积的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冰川也将消融。这也是一个恶性循环。

图片来源:interactive.pri.org

随着冰川前端不断变薄,后面巨大冰层的重量使得冰川不断向前推进,这就是斯维茨冰川为何流速如此之快,每年融化两公里的原因。

事实上,南极洲的冰储存了世界上90%的淡水资源,其中80%位于该大陆的东部。通常认为,虽然南极洲东部的冰层很厚,但大部分都位于陆地上,向海里滑行的速度很慢。

冰架。图片来源:interactive.pri.org

不过, 滑行慢的原因之一,是大陆周围海基冰层的存在,也被称为冰架。这些冰架,把陆地上的冰盖阻拦在陆地上,挡住了流向大海的冰川。

2002年,拉森B冰架的断裂引起了轩然大波。之后,曾被它挡住的冰川流向海洋的速度加快了6倍。而这些流向海洋的冰川,将会分解成小块浮冰,逐渐消融,最终会使得海平面上升。如果你想更全面的了解全球变暖对两地地区、冰川地带的影响,建议去看BBC的另一部纪录片《冰冻星球》。

图片来源:《冰冻星球》

2017年7月,南极洲西部南极半岛的拉森C冰架发生断裂,形成了面积达5800平方千米的冰山A-68。

2019年9月,南极洲东部的埃默里冰架末端断裂,1636 平方千米的冰山随波逝去,成为漂浮在南大洋上的巨大冰山。

冰架来源于陆地冰层的向海流动,末端破裂进入海洋是正常冰架消解过程,但它们发生的速率和规模正越来越大,从侧面反映了整个南极冰盖的消融正愈演愈烈。

根据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WMO)的数据,过去50年来,南极半岛的温度上升了近3摄氏度,而西部海岸约 87%的冰川已经“退缩”。

南极沿海冰架的厚度和体积变化(最近18年间)。左下角坐标图表示冰架体积的变化趋势,其中红线表示西部冰架,呈明显减少趋势;蓝线是东部冰架,稳定慢速减少趋势;黑线是整体趋势,表现为减少。图片来源:圣地亚哥加州大学斯克里普斯海洋学研究所

南极洲西部由众多岛屿组成,因此该地区的海基和陆基冰盖之间此消彼长的作用更为明显。

如果南极西部的冰盖全部融化,海平面将上升6米多。

与此相当的是格陵兰岛。如果格陵兰岛的冰盖全部融化,海平面也将上升6米多。

《难以忽视的真相》海报。

或者可以这样想,南极西部和格陵兰岛各融化一半,海平面也会上升6米。

这将对全球沿海低地产生灾难性影响。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 用动画方式展示了对北京和上海的影响——这两个中国最大的城市大部分被淹没,数千万人流离失所。

这将导致北京和上海的大部分地区被淹没。图片来源:《难以忽视的真相》

世界地图也许会重新绘制。

全球变暖是21世纪最大的谎言?

美国前副总统、环保主义者阿尔·戈尔在《难以忽视的真相》中,通过详实的数据分析证明全球变暖真实存在,且必将带来严重的后果。

阿尔·戈尔在演讲中。图片来源:豆瓣

有怀疑论者会说,这不过是循环现象,中世纪不也存在温暖时期?但阿尔提供的数据证实中世纪的温暖时期与现在相比微不足道。

并且,借由现代技术,科学家可以将65万年以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与远古的冰河时期、间冰期(两个相邻冰河时期之间相对温暖的时期)相比对,二者确实是交替出现的。

冰河时期由于二氧化碳浓度较低,因此也更寒冷。但以往65万年中,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从未超过300ppm(百万分之三百)。

峰值中间即为冰河时期。图片来源:《难以忽视的真相》

而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5月大气二氧化碳月均浓度超过415ppm,为过去80万年来最高。

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前所未有。

阿尔指出,有三个误区迷惑了大众。

1科学界对于全球变暖有没有分歧?

事实上没有。

一项科学论文大型调查活动,对从2006年起,过去10年的有关全球变暖的科学论文进行了抽样调查。活动抽取了10%的样本,共计928篇,其中没有一篇反对“全球变暖是人类引起”这一论调的。

可是为什么大众还是被迷惑了?阿尔直指背后石油大鳄们对政治和科学家的操纵。他们的目的就是“将全球变暖重新定义为理论而不是事实”。险恶用心昭然若揭。

阿尔用40年前“医生都爱抽‘骆驼牌’香烟”的丑闻类比。图片来源:《难以忽视的真相》

2经济和环境就像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是个大问题,很多人都这么认为。

但阿尔认为不对。

原因有二,一是倘若我们没有地球了,要经济何用?二是如果我们做的正确,同样会财源滚滚,也会带来很多就业机会。

阿尔以汽车公司的续航里程(指汽车轮船等行驶工具在最大的燃料储备下可连续行驶的总里程)举例。日本汽车公司的标准远远将美国甩在背后,而前者公司的效益也远远高于美国。

《难以忽视的真相》用大量的数据和动画来阐释全球变暖这一现象。

3就算承认这一问题的存在,我们也无能为力了。

有人从直接否认径直走入绝望,却不知道停下脚步,着手解决问题。

阿尔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2015年的巴黎气候大会上,在他的斡旋下,几乎是凭借一己之力说服印度在《巴黎协定》上签字,最终促成了《协定》的通过。

巴黎气候大会在另一部优秀纪录片《愚昧年代》也有体现。影片通过一名年迈的档案管理员皮特的视角,向我们讲述了这位生活在2055 年,地球已被摧毁的未来世界中的老人,翻看2015年以前影像资料的悲哀和悔恨。

《愚昧年代》海报。

为了帮助穷人也能坐上飞机,印度富豪Jeh Wadia计划建立一家廉价航空公司,虽然受气候变暖影响,印度正遭受700年不遇的洪水和干旱,而飞机的碳排放又相当惊人。

82岁的法国登山向导Fernand Pareau,1956年就获得了“登山向导”的资格,他的一生见证了阿尔卑斯山的巨大变化——冰川几乎完全消失。

冰川退却留下的“悬崖”,而今只能安装梯子供游客上山。老爷子嗫嚅着问,我们该怎么办?我们该怎么办?

图片来源:《愚昧年代》

2005年的卡特琳娜飓风是美国史上破坏最严重的气象灾害。这个天灾让家住新奥尔良的Alvin DuVernay失去了一切,而他却是石油巨头壳牌公司的老员工,通过分析化石以便增加找到石油的几率。

22岁的Layefa Malin是尼日利亚一个村落的医生。由于她所处的尼日河三角洲石油资源丰富,引来壳牌公司的进驻。

丰富的石油并没有让当地人致富,相反却越来越贫穷落后,环境被污染,没有医院、学校,这种现象被称为“资源的诅咒”。

图片来源:《愚昧年代》

因为伊拉克战争而成为难民的一对兄妹, 跟随妈妈历尽艰辛逃到了约旦,他们的父亲被美军杀死,因此对美国人充满领队仇恨,扬言要找他们报仇。为了生计,他们低价购买从欧美国家淘汰下来的旧鞋子,修补之后再去售卖。

而现在关于当年美军之所以入侵伊拉克,普遍认为不是因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是石油。

图片来源:《愚昧年代》

皮特静默地看着这些片段,百思不得其解,“好奇怪。看着这些视频片段,就像透过望远镜观察远处海滩上的人们。他们不停地在一个圈子里追逐,对脚下踩着的沙地持续迷恋着,就算海啸就要席卷而来。”

《南极洲:冰上的一年》里提到,现在或许是南极洲的“黄金年代”。很多科学研究正在进行中,目前已经有规定来这里就是为了团结协作,共建和平,并为了全人类探寻知识。世界上还有哪里能做到这些?

《南极洲:冰上的一年》海报。

不过,或许有一天会有人找到这里的石油并将其商业化;有一天,以上这些服务于全人类的规定会被终止……

谁会想看到这些?我相信没有人。谁愿意去想像当年伟大的探险家沙克尔顿、斯科特、阿蒙森们探索南极,最终竟会导致那般景象?

《南极洲:冰上的一年》剧照。

“我们不是第一种毁掉自己的生物,但我们的不同之处在于,我们是在知晓的情况下自取灭亡。为什么我们不趁着尚有机会的时候拯救自己?从某种角度来说,答案可能是,因为我们不确定自己是否值得拯救。”

1990年2月14日,旅行者一号在远离地球 60 多亿千米的角落,为地球拍摄了一张照片。

这张照片就是后世所传的“黯淡蓝点”( Pale Blue Dot)。照片中,地球如一粒闪光的微尘,漂浮在无垠太空中。

“黯淡蓝点”(Pale Blue Dot)。

图片来源:wikipedia.org

著名天文学家、科普作家卡尔·萨根为这张照片曾写下一段著名描述:“如果再看一眼那个光点,那是我们的家园,我们的所有。你所爱所知的每一人、所听说乃至所存在过的每一人,都在小点上度过一生。”

“欢乐与痛苦,宗教与学说,猎人与强盗,英雄与懦夫,文明的创造者与毁灭者,国王与农夫,情侣、父母、儿童,发明家和探险家,崇高的教师,腐败的政客,耀眼的明星,至高无上的领袖,历史上所有的圣人与罪犯,都住在这里——它仅仅是一粒悬浮在阳光中的微尘。”

她对我们来说就是一切,反之不成立。

相关纪录片

《难以忽视的真相》

《愚蠢年代》

《末日冰川》

《冰冻星球》

《南极洲:冰上的一年》

延伸推荐:

《伟大的白色寂静》

《筑梦南极》

《在世界尽头相遇》

《我们的星球》

《七个世界, 一个星球》

原文链接

站外精品文章

严禁商业机构或公司转载,违者必究;球迷转载请注明来源“懂球帝”

热门评论(9)

2020-05-29 19:04:30

1007

有钱人开着油耗最高的车,然后让穷人低碳出行

查看回复(65)

2020-05-29 19:03:38

402

对于我来说无所谓,生活比这更可怕

查看回复(45)

2020-05-29 19:02:27

354

该吃吃该喝喝

我还是想想明天的房贷,车贷吧

管这玩意干嘛?

查看回复(77)

2020-05-29 19:04:38

140

是不是企鹅要见着北极熊了?

查看回复(13)

2020-05-29 19:03:03

88

懂地理帝

查看回复(9)

2020-05-29 22:31:15

61

看了评论区,我更加觉得地球完蛋了

查看回复(13)

2020-05-29 19:11:02

52

看了更加害怕有没有同感的

查看回复(20)

2020-05-29 21:22:22

42

有幸去过一次南极,那里的冰川很纯粹

查看回复(10)

2020-05-29 23:39:31

17

评论区让我意识到了教育的无效

查看回复(1)

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