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球帝首页>动态> 懂球号> 理性探讨中超乱局:限薪没错,却应循序渐进并内外有别

理性探讨中超乱局:限薪没错,却应循序渐进并内外有别

懂球号作者: Minos足球迷 2021-03-03 00:08

理性探讨中超乱局:限薪没错,却应循序渐进并内外有别,更名无罪,但莫一棍打死且时机不对!

天津津门虎(泰达)和江苏(苏宁)基本上已经被判“死缓”,等待中国足协的准入审核似乎只有球迷一厢情愿,今年解散的俱乐部数量或许不会超过去年,但影响力不可谓不大,一支是顶级联赛的老牌劲旅,一支是新科中超冠军,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如今的中超乱局?是疫情影响下的经济困顿?还是中性名政策的推波助澜?有人觉得足协新政属不破不立,有人认为足协更应无为而治,孰是孰非各有各的立场,本文仅简单探讨关于限薪与中性名这两点关键因素,力求中立客观,请各位看客嘴下留情。

Part 1 限薪应循序渐进

看到许多人都说限薪晚了,从某些方面来讲笔者也认同这个观点,本土球员动辄千万级的年薪数字的确属于“德不配位”,怎么也说不过去,那些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生护士年薪几位数?那些镇守在高原雪山的边关将士年薪几位数?当然,比起某些娱乐圈里要演技没演技、要才艺没才艺的只有经过“鬼斧神工”之后的“空皮囊”来说,本土职业球员还是有闪光点的,至少大部分人还是会在赛场上流汗出力。

球员职业生涯能挣到大合同的时间有限,将本土球员薪资待遇推到高峰的并非球员本人,恒大算是其中一个推力,之后众豪门也出过很多力,包括掌门人的前一个工作单位,所以都把责任推给恒大显得不那么厚道,实际上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物以稀为贵,好球员就那么多自然价格高,虽然也带动了一部分普通球员的薪资上涨,不过绝大多数最底层的职业球员手里的钱并不怎么宽裕,差不多也就相当于普通白领的水平,还面临着农民工都基本快遇不到的欠薪问题。

限薪没错,不过笔者觉得更应循序渐进去推进,去年顶薪一千万,今年变成五百万,对半砍相信哪个行业的从业者心里都不好受,也得考虑人家的房贷车贷,也得考虑人家成为职业球员的道路上付出了多少,按比例逐年下降直至青训事业硕果累累,那时候不用限薪,价格交给市场决定,日韩就是最好的范例,况且说句真心话,真想多给点凭借这些豪门俱乐部的人脉关系,第三方代言合同那都不叫事,不给是因为没钱,没钱的原因是因为球员的高薪?笑话,球员挣得再多在大老板眼里这都不叫钱,苦的只是那些真没钱却又有想法的俱乐部老板,没想法的在中乙混着搞搞青训还挣钱呢。

Part 2 限薪该内外有别

本土球员限薪在现阶段合情合理,外籍球员限薪就有点“砸招牌”的意味了,没有奥斯卡、胡尔克、奥古斯托、保利尼奥、佩莱、费莱尼和扎哈维等一众欧美球星,中超联赛会有现在的知名度?“钱多人傻”只是一个调侃,俱乐部的大老板哪一个不是人精中的人精?花大价钱买来球星的广告效应和给球队带来的实力提升显而易见,不然亚冠冠军能有中超什么事,从今往后的亚冠赛场恐怕是真没中超什么事了。

外籍球员想拿到一个大合同来中超淘金本无可厚非,人家放弃欧洲主流联赛的平台屈尊降贵来到这里没有至少3倍的溢价是不可能动心的,而且保利尼奥和奥古斯托依然能随巴西国家队征战世界杯,保利尼奥还从中超跳槽到西甲豪门巴塞罗那焕发职业生涯“第二春”,扎哈维、巴坎布和阿瑙托维奇等射手也是各自国家队的头牌锋将,这也证明了中超联赛并不是一个单纯“养老”的联赛,至少拿到高薪的外籍球星们没有荒废自己的“武功”。

三百万欧元年薪能买来什么样的外援?务实一点去北欧和东欧买一些名气不大的实力派,或者去日韩联赛“淘宝”,不能说这些外援的实力差,只是他们的能力只能在中超赛场管用,在亚冠赛场起不到大牌球星的带动作用,给予对手的威慑力要差很多,亚历山德里尼那样的宝贝可遇而不可求,王老板的运气也不是所有人都有,真不明白足协出台的这个薪资标准有什么参考意义,或者说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加入一个类似美职联那样的球星条款或许会是更好的办法,既保持了联赛票房吸引力,又能解决归化入籍球员的难题,何乐而不为?

Part 3 更名莫一棍打死

中性名的变更问题是21年来临之后这两个月中国足坛最热闹的话题,河南建业更名洛阳龙门后迫于压力又改为河南嵩山龙门,北京中赫国安费尽心力想保住“国安”二字至今没有定论,上海上港更名上海海港引来一片讨伐之声,其余众多俱乐部更是简单粗暴到只保留了行政区划的名称,无论这个颇为强硬的更名政策是否源于足协之意,但足协及其主要负责人一定会是那个“背锅侠”,让老牌俱乐部消亡的部分责任难辞其咎。

上海申花、河南建业、北京国安、天津泰达和长春亚泰等几乎贯穿整个中国职业联赛历史的名称在新赛季里可能只能看见“申花”的字号,北京国安能不能成功保留名称就是他们自己心里现在也没底,为了一个名字搞得人心惶惶没意思,更是对之前近三十年的职业化改革的自我否定,诚然,我们的职业联赛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的确是“伪职业”,更像是母公司输血的企业联赛,各俱乐部的商业开发和自我造血能力几乎等于零,却不能否认中超联赛仍然是中国职业化程度最高的体育联赛,全盘的自我否定显得矫枉过正。

“一棍打死”的更名政策不仅仅伤害了球迷的感情,也削弱了中超俱乐部在国际上的品牌影响力,亚冠抽签看到的“广州FC”等字样是什么鬼?外媒之前对于同样来自广州的恒大和富力经常混淆,现在可能人家都以为这座国际化大都市又孕育出了第三支甚至第四支豪门球队,谁又知道这个“广州FC”是曾经两届亚冠冠军得主?谁又知道明年甚至今年他们不会以另外的名称出现在洲际赛场?笔者始终认为中性名应该有一个更长的过渡期,或者从底层的中乙和中冠开始实施,给大家彼此都有一个适当的空间和时间去接受。

Part 4 更名现时机不对

再说现在的更名是否从客观上加剧了一些俱乐部的退出?平心而论,一个名字的变更不足以对一个正常运营且没有太大经济压力的俱乐部动退隐之心,民企俱乐部恒大、富力和中赫等虽收缩投入却依然斗志昂扬,不是说疫情对他们没有影响,而是没有伤筋动骨,诸如建业和当代等无以为继的民企来说,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生存下去的确值得庆幸,不过不可否认的是中性名政策的确让这些民企萌生退意,已经官宣停止运营的那家俱乐部倘若还能留住自己的名号不说一定会生存下去,至少会三思而后行。

更名无罪,罪在不合时宜的时候强制推行,疫情影响全球的经济形势,全世界的职业足球俱乐部也都或多或少遭遇经济危机,中超联赛这个时候需要的是政策的延续性,休养生息积蓄能量,而不是朝令夕改的更名、限薪和扩军等等,更名首当其冲,这是投资商最看重的广告,因为足球全中国甚至全世界知道恒大,无论之后做饮用水还是新能源汽车成败与否,至少足球起到了广告效应,没有足球俱乐部,企业的广告宣传费用还得增加,说足球俱乐部是苏宁的负担笔者不赞同,毕竟投资套牢才是张老板卖身求生的根本原因。

笔者认为更加稳妥的中性名政策应是对中冠俱乐部立即实施,中乙、中甲及中超俱乐部给予三到五年的缓冲期,其中加入一个中性名插在企业名称之后,比如“水原三星蓝翼”这样的形式,待到时间期限到达之后再去掉企业冠名,这样无论是投资商还是球迷都更容易接受,也许还能挽救几个“吃了秤砣铁了心”要离场的大老板。

综上所述,限薪没有错,但应循序渐进内外有别,高薪是青训断层埋下的隐患,高薪不是让俱乐部老板萌生退意的根本原因,更名才是,但更名无罪,只是在不合适的时机推出这项政策,无论是否是足协本意,足协这个“锅”是背定了。


懂球号作者: Minos足球迷

不代表懂球帝观点

严禁商业机构或公司转载,违者必究;球迷转载请注明来源“懂球帝”

热门评论(3)

2021-03-03 08:02:30

59

中性明提出来好几年了。也不是一下子啊。大连人不就早早的改了。那你说中性名应该给多久的过渡期?十年?

查看回复(26)

2021-03-03 08:25:59

59

降薪循序渐进,逗我玩吗?那么多俱乐部欠工资,降薪难道不是刻不容缓,各大俱乐部拍手叫好吗

查看回复(5)

2021-03-03 07:51:29

29

完全支持

查看回复(1)

更多精彩评论